桃園工業地,桃園工業土地,桃園工業用地

目前位置:
  1. 首頁
  2. 不動產知識

桃園工業地,桃園工業土地買賣,桃園工業用地出售.在桃園買一塊臨路邊可以分割的甲乙丙丁工業用地,租桃園便宜工業用地,桃園小工業地.查詢桃園工業區土地價格實價登錄行情,請找桃園工業地網站-WWW.新北桃園廠房工業地租售.TW

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
第1頁275277
共2767筆/共277頁
2023全台「房價下跌」唯二縣市 專家笑:踢到鐵板2024/01/10發佈


台東縣、嘉義縣成為2023年全台灣房價下修唯二縣市,分別年跌5.5%、0.3%。(示意圖/翻攝自pexels)

台東縣、嘉義縣成為2023年全台灣房價下修唯二縣市,分別年跌5.5%、0.3%。(示意圖/翻攝自pexels)

2023年全台房價唯二下修兩縣市!根據內政部資料,2023年房價,全台僅「台東縣、嘉義縣」下修,分別年跌5.5%、0.3%。元宏不動產加值服務平台研究總監陳傑鳴表示,「去年還在兩縣市推案的建商,可說是踢到鐵板了,畢竟政府左手打炒房、右手又祭出新青安貸利多,算是正負相抵,出現跌價,可說這兩縣推案的建商算是踢到鐵板了!」



根據內政部資料,2019年Q2~2023年Q2,不少縣市房價大漲3~5成,不過,2023年交易量縮後,就有縣市出現漲幅趨緩,甚至下跌趨勢。



五大下跌、漲不動縣市,包括台東縣年跌5.5%、嘉義縣年跌0.3%,而新北市、台北市、花蓮市,漲幅落在1~2%間。



陳傑鳴表示,嘉義縣近年主打「高鐵特區」利多,但全年平均家戶可支配所得卻是倒數第一,購買力相對薄弱,周邊發展明顯尚未到位,有建案卻遲遲不見生活機能,政府打炒行動開始,房價自然受到影響。



台東、花蓮近年則在選舉下,再度提起「高鐵」夢想題材,不少建商趁勢大力推案,然而,夢想始終是夢想,無論是投資客、在地客,大多數都已開始無感,地處偏遠早已是事實,即使搭上前一波大漲風潮,買氣下滑的2023年,自然也上漲無力。



台北市、新北市房價全台最高早已是事實,目前台北市動輒單價破百萬,新北市第一環新建案也紛紛站上7、8字頭,基期過高,且素地稀少,新建案相對老屋數量比例不高,均價自然難以拉抬。



他指出,目前全台房價已站上歷史高點,雖然數據顯示漲勢已經趨緩,但產學界不少人認為今年仍有再漲趨勢,惟過去2~3年太多建商趁勢炒作,部分機能不齊、前景夢幻區域,明顯「已經漲過頭」,提醒民眾購屋時,不可不慎。



不過,陳傑鳴也提醒,目前市場一線仲介不少人傳出,二手屋實價登錄「經常性」屏蔽高價交易訊息,根據內政部解釋,部分交易單價明顯過高或過低,為避免影響市場交易秩序,就會出現不揭露的情況。



況且市場也有傳出,部分銜接老市區機能、房市火熱的重劃區,紛紛傳出封盤消息,實際房價是否早已突破天際,而「高價屏蔽」究竟是人為判斷或有完整機制,外界就無人知曉了!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賴清德:當選要在基隆打造科技園區、加速基捷推動2024/01/10發佈


賴清德:當選要在基隆打造科技園區、加速基捷推動

文/蔣巧薇



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賴清德承諾,若當選除加速推動基隆捷運外,還要打造基隆河谷黃金廊帶,要在基隆打造科技園區,改變基隆的市容。



賴清德昨(8)日晚間在基隆國門廣場舉行造勢大會,就連總統蔡英文也到場支援,蔡英文指出,政府近年為發展東岸觀光,期許能迎接更多的觀光客,不僅在基隆推動軍港西遷計畫,更建設城際轉運站,預計今年正式啟用,而基隆塔也在上個月正式啟用,目前基隆捷運計畫也已送行政院核定,相信賴清德一定會將其蓋好。



賴清德致詞時也表示,若當選要建設基隆,加速推動基隆捷運建設,並打造基隆河谷黃金廊帶,並將五堵、六堵、七堵、八堵的貨運倉儲移走變成科技園區,且沿線還有基隆捷運,要讓基隆大翻身,成為台灣海洋新國門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財經部落客看房:新青安兩面刃 富者恆富「差在1觀念」2024/01/10發佈

高房價令人窒息,有些人會貸款,此時政府的「新青安」就是選項之一,但根據財經部落客「股市小黑」的觀點,試算比較貸款30年期能發現,如果懂得投資理財,才會建議新青安並且善用寬限期,反之則不推薦使用,亦可解釋投資理財的重要性,也是富者恆富的主要原因。



「股市小黑」在臉書發文,分享個人看房經驗,發現新舊屋的價格同步攀升,包括自己住的老社區,房價也是逐年攀升,年漲幅大約落在100~150萬元,小兩房兩年前只要1000萬元,如今開價來到1300萬,感嘆光靠薪水很難追趕房價成長幅度,唯有學會投資才能減輕房貸壓力。



▼新青安怎樣最划算,財經部落格算給你看。(示意圖/EBC地產王)



假設貸款1000萬元,採用新青安是否比較划算?



「股市小黑」試算發現,依照政府補貼前3年利率1.5碼、利率大約1.775%,倘若3年後沒繼續補貼會變成2.15%,意味著同樣貸款30年期,使用新青安每月原本要繳37717元,前3年補貼後每月需繳35725元,30年累計大約還款13506408元,反之用一般優惠房貸,目前可申請利率達2.06%,試算每月還款37263元,30年累計大約13414680元,兩者就相差91728元。



他分析,同樣繳滿30年,新青安要多繳納91728元,這是還沒動用寬限期的算法,若動用寬限期,只有前幾年相對輕鬆,後續每月還款卻要多增加3500元,30年總還款多繳納300996元,如果本身沒有投資理財觀念,不建議動用寬限期。



「股市小黑」提到,如果是會投資的人,使用新青安並起利用寬限期,將每月少付的22000元拿去投資5%的商品,3年大約投入792000元,如果30年維持5%複利,可以變成3293193元,扣除多繳納的300996元,還能剩下2992,196元,若是貸款40年期,效果會更加明顯。



他總結表示,如果懂得投資理財,才會建議新青安並且善用寬限期,反之則不推薦使用,這也是為何有些人會越來越有錢,因為僅有少數人會認真去學習投資理財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2023年房租指數年增率2.16%,創27年新高,租、買、住都有感漲價2024/01/09發佈
根據官方的物價指數統計,2023年居住類指數為104.35,指數創下歷史新高,其中的組成包括房租、住宅維修費、家庭用品、家庭管理費等,皆同步寫下歷史新高,顯示民眾在租屋的房租、住宅的維修、家庭用品與管理費用等,負擔都是最高的時間,若加上去年房價也創下新高,民眾在居住生活的開銷負擔也是最重的時刻。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這波通膨影響甚大,統計顯示居住類的物價指數連續兩年的年增率都超過2%,而上一次年增率2%已經是1996年時候的事情,而居住類指數包括有房租、住宅維修費用、家庭用品費用與管理費用等,若加上去年房價也創下歷史新高,不管是租或買都有感代價更高,連維護居住品質等修繕與管理費用等,都同步創下新高,顯示民眾在「住」付出的代價跟著通膨升溫,而變得負擔更重。



統計顯示,2023年居住類指數為新高的104.35,其中年增率連續2年超過2%,其中房租指數2023為103.88,年增率達2.16%,年增率創下27年以來新高,所幸政府積極推動租金補貼,幫助部分租客減輕租金負擔,住宅維修費則受到工料雙漲影響,2023年指數為109.22,同樣寫下歷史新高,家庭用品指數104.7也是新高,家庭管理費用指數104.95,指數新高且年增達3.27%,可能與社區保全清潔管理費用增加有關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總統大選VS房市!7次「選後趨勢」出爐 全聯會:當年阿扁連任大噴發2024/01/09發佈


房仲全聯會表示,總統大選結果與房市趨勢脫鉤,如當年阿扁連任後房市大噴發。(示意圖/記者陳韋帆攝影)

房仲全聯會表示,總統大選結果與房市趨勢脫鉤,如當年阿扁連任後房市大噴發。(示意圖/記者陳韋帆攝影)

總統投票日就在本周六(1/13),誰當選會影響房市走向嗎?據房仲全聯會不動產智庫統計,近7次選後房市交易量呈現「3漲4跌」。房仲全聯會不動產智庫總會長林金雄指出,「從數字來看,總統選舉結果與房市走向,基本上就是各走各路,兩者近乎完全脫鉤。」



房仲全聯會不動產智庫會長張欣民表示,舉2004年為例,當年陳水扁在高度爭議的2顆子彈事件當中成功連任,但全年度房屋交易量竟然爆出近2成的年成長率,市場面並未受到政治面紛擾的影響,是最為鮮明。



他再以2008年馬英九以改善兩岸關係之訴求當選總統,更開啟兩岸三通,部分市場人士預期「陸客購屋」將拉抬台灣房市,事實上,當年度房屋交易量反而是衰退了8.5%。



張欣民分析,綜觀歷次總統大選與房屋交易量的變化,因為選舉政治面變動的干擾力道顯然有限,反倒是重大房市政策的推出,對市場的交易意願影響較大,譬如 2012 年的實價登錄及 2016 年的房地合一稅,在相對無重大外部事件影響情況下,全年度整體房屋交易量都是明顯衰減的。



他說,從過去總統大選年的房屋交易量,也可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,1996 年總統大選,在飛彈危機當中創下史上最高的房屋交易量,2016年再度政黨輪替,在房地合一重稅之下,出現大選年史上最低的房屋交易量。



全聯會不動產智庫總會長林金雄指出,2008年馬英九當選,訴求兩岸和平,卻被美國「雷曼兄弟」造成的金融風暴沒收紅利;即使是陳水扁第一任當選年房屋交易量大減,顯然也不是受到政治面第一次政黨輪替之衝擊,而是當年的網路泡沫化及受到更早之前的亞洲金融風暴之拖累。



林金雄認為,影響房屋市場交易的因素很多,但若以過去7次的總統大選結果跟房屋交易量來簡單做比較,選前的紛紛擾擾及最後誰當選總統,將時間拉長到整年度來看,其影響並不明顯,倒是新總統若有重大的房市新政策,確實會影響到民眾購屋置產的意願。



房仲全聯會不動產智庫估計,以目前三組總統候選人所提出來的住宅政見來看,大多是屬於現行政策延續性質,並不會強化或是減弱市場的供需,因此只要沒有全球型的黑天鵝出現,2024年全年的房屋交易量應該還可以守在30萬棟左右的水準。


 三立新聞網提醒您:

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南市2023Q4「房地交易量」同步成長2024/01/09發佈

台南市不動產交易2023年第4季統計出爐,本季建物買賣移轉8,306棟,與前季相較,建物交易筆數增加2,004棟,增幅為31.80%,而與2022年同季建物移轉4,980棟相較,增加約66.79%。成屋市場的交易,2022年受全球通膨壓力影響,各國採取升息政策因應,以及內政部持續推動抑制炒房政策,平均地權條例修法上路,房市觀望氛圍濃厚,使得不動產交易量於2022年第3季、第4季皆開始下滑。至2023年第1季開始,整體交易量已見緩慢回溫趨勢。


▲台南市不動產交易2023年第4季建物買賣移轉與前季相較,建物交易筆數增幅為31.80%,而與2022年同季相較,增加約66.79%。

▲台南市不動產交易2023年第4季建物買賣移轉與前季相較,建物交易筆數增幅為31.80%,而與2022年同季相較,增加約66.79%。

另2023年第4季建物第一次移轉3,691棟,與前季相較,新屋移轉棟數增幅約為62.17%,與2022年同季相較,則增幅高達136.00%;本季新屋移轉佔比(新屋移轉佔建物移轉棟數比)約44.44%,與上季相比,環比成長率為23.04%,與2022年同季相比,同比成長率為41.50%。整體而言,受到近年大量申請建照的個案已陸續完工,新屋第一次移轉棟數從2023年第1季到第4季皆顯著成長,至2023年第3季建物買賣棟數則已超越2022年同期交易量,並持續攀升。



本季土地買賣移轉13,131筆,與前季相較,土地交易筆數增加1,339筆,增幅為11.36%,而與2022年第4季相較,土地買賣移轉筆數減少769筆,減幅為5.53%。建商一方面仍在使用過去儲備的土地推案,土地市場買氣較弱,另受到打炒房政策影響,投資信心尚待恢復。



進一步分析本季各行政區建物交易量前5名,依序為永康區2,313棟、安南區1,184棟、歸仁區748棟、新市區548棟、東區501棟,另「南科區域」(善化區、新市區、安定區)中善化區則以372棟位居第7名。以「新屋移轉佔比」觀之,南科區域3區及安南區等區之本季新屋移轉佔比皆逾50%,高於全市平均值44.44%。



市長黃偉哲表示,台南市配合中央打炒房政策絕不手軟,投機炒作是絕對禁止的,但歡迎合理投資大台南,南市府將務實且穩健地推動各項建設,準備好最佳狀態,積極招商,吸引產業進駐。



地政局長陳淑美指出,地政局不定期針對購屋預約單、買賣契約書及實價登錄情形進行抽查,於2023年全年辦理預售屋查核共計46案,其中17案係聯合市府消保官、工務局辦理聯合稽查,力求匡正違規。根據南市地政局統計,2023年預售屋查核案場中共計15案違規,違規率達3成,其中12案為契約內容未符內政部公告之預售屋買賣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,另有3案則為紅單違規,於紅單中約定保留出售、簽約之權利,或是未依民法規定視買賣雙方之可歸責性,約定定金返還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房仲全聯會:總統大選結果跟房屋交易量無關聯2024/01/09發佈

總統大選總是牽動大家敏感的神經,每到選前交易更是呈現膠著狀態,但是從歷次總統選舉結果及當年房屋交易量之表現來看,全年度的交易量有增長也有下跌,兩者之間的關聯度並不高,不管是誰當選,房市選後大體上都仍然走自己的路。


▲房仲全聯會不動產智庫總會長林金雄表示,不管當年度房屋交易量是增長還是衰退,明顯的跟總統大選選舉結果本身是脫鉤的。

▲房仲全聯會不動產智庫總會長林金雄表示,不管當年度房屋交易量是增長還是衰退,明顯的跟總統大選選舉結果本身是脫鉤的。

由於台灣特殊的政治環境,每屆總統大選都難免牽涉到統獨議題,直接牽動每個人的敏感神經,選前對於房產的購買行為也顯得躊躇不前,但是選舉結果是否進一步影響大家的置產意願及決定呢?根據不動產仲介經紀商業同業公會全國聯合會(房仲全聯會)不動產智庫的研究,兩者之間的關聯度並不高,房市選後大體上仍然走自己的路。



房仲全聯會不動產智庫總會長林金雄表示,根據歷次總統直接民選結果及當年度房屋買賣移轉棟數表現比較,過去7次總統大選年,有3次全年度房屋交易量與前一年度比較呈現增長現象,另有4次則是呈衰退的情形。而且,不管當年度房屋交易量是增長還是衰退,明顯的跟總統大選選舉結果本身是脫鉤的。



房仲全聯會不動產智庫會長張欣民特別舉2004年為例,當年陳水扁在高度爭議的兩顆子彈事件當中成功連任,但全年度房屋交易量竟然爆出近2成的年成長率,市場面並未受到政治面紛擾的影響,是最為鮮明。



相對的,2008 年馬英九以改善兩岸關係之訴求當選總統,更開啟兩岸三通,但是當年度房屋交易量反而是衰退了8.5%。檢視背後原因,全聯會不動產智庫總會長林金雄指出,由美國飛過來的雷曼兄弟金融風暴這隻黑天鵝,將兩岸的和平紅利給沒收掉了!即使是陳水扁第一任當選年房屋交易量大減,顯然的也不是受到政治面第一次政黨輪替之衝擊,而是當年的網路泡沫化及受到更早之前的亞洲金融風暴之拖累。



全聯會不動產智庫會長張欣民也指出,綜觀歷次總統大選與房屋交易量的變化,因為選舉政治面變動的干擾力道顯然有限,反倒是重大房市政策的推出,對市場的交易意願影響較大,譬如2012年的實價登錄及2016 的房地合一稅,在相對無重大外部事件影響情況下,全年度整體房屋交易量都是明顯衰減的。



從過去總統大選年的房屋交易量,也可看到一個有趣的現象,1996年總統大選年,在飛彈危機當中創下史上最高的房屋交易量,2016年再度政黨輪替,在房地合一重稅之下,出現大選年史上最低的房屋交易量。



全聯會不動產智庫總會長林金雄表示,影響房屋市場交易的因素很多,但若以過去7次的總統大選結果跟房屋交易量來簡單做比較,選前的紛紛擾擾及最後誰當選總統,將時間拉長到整年度來看,其影響並不明顯,倒是新總統若有重大的房市新政策,確實會影響到民眾購屋置產的意願。



房仲全聯會不動產智庫表示,以目前三組總統候選人所提出來的住宅政見來看,大多是屬於現行政策延續性質,並不會強化或是減弱市場的供需,因此只要沒有全球型的黑天鵝出現,2024年全年的房屋交易量應該還可以守在30萬棟左右的水準。


▲台灣歷年房屋交易量變動條柱圖/歷次總統大選及當年房屋交易量變動比較

▲台灣歷年房屋交易量變動條柱圖/歷次總統大選及當年房屋交易量變動比較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「住者有其屋」過時了?張金鶚曝一石四鳥方案:不用含淚拚老命2024/01/09發佈

2024總統大選將至,候選人各自提出政見,包括社宅、房貸補貼等議題搶占焦點,令人好奇能否落實居住正義,對此政大地政系退休教授張金鶚認為,應該翻轉施政概念,把住房政策目標從「住者有其屋」改為「住者適其屋」,並且優先幫助租屋者、從改善租屋黑市做起,預期能有一石四鳥的施政效果,或許是更好的做法。



張金鶚投書媒體表示,觀察各組總統候選人的住房政見,大都強調興建社會住宅及補貼房租和房貸,提供蘿葡、缺乏棒子的方式,能否解決高房價、高空屋率、租屋黑市和低居住品質等四大住房困境,實際效果令人質疑。



他提到,早期政府的住房政策目標是「住者有其屋」,但發現不可行,而且讓人民擁有房屋並非政府應有的責任,於是調整目標為「住者適其屋」,強調責任是保障人民居住在適當的環境,在當前高房價及高住宅自有率下,是否需要擁有房屋應該是人民的自由選擇,希望總統候選人能改變思維,希望政府不宜過度介入。



張金鶚說,未來不論透過市場機制或政府力量,同樣期待房價會逐漸合理,這是可以努力的方向,雖然買不起房子,但如果能暫時租到適合的房子,能夠解決住房困境,未必需要含淚拚老命購屋,不用急著現在面對不合理的高房價。



他補充說明,面對不合理的高房價,一般人正常行為就是不會購屋,一旦購屋需求減少,房價透過市場機制的供需作用,自然會讓價格下跌,但政府此時不但漠視投機炒作,未能健全巿場機制,反而提供誘因鼓勵購屋,不但支撐高房價也陷入道德爭議,如果未來又認真打炒房,促使房價合理下跌,只會讓已購屋者損失而抱憾怨嘆,讓住房政策陷入兩難。



▼真金鶚認為,改善租屋黑市是政府的首要目標。(示意圖/東森新聞)



根據張金鶚的觀點,政府面對高房價,首要作為就是抑制投機炒作,設法健全巿場機制,讓房價逐漸合理、房價所得比符合可負擔水準,並且努力改善租屋市場,提供各種租屋協助與補貼,讓租客安心獲得保障,亦可免除必須購屋的壓力,應該優先全力幫助租屋者,行有餘力再協助購屋者,更能符合公平正義原則。



他預估,政府一旦解決租屋黒市,面對公開透明且競爭的租屋市場,大致會有四種結果,第一種是政府能監督控管租屋品質及租賃契約,保障租屋安全與安心,房客也能充分掌握租屋資訊,避免房東的壟斷與惡意欺壓;第二種是租屋資訊完全揭露,房東無法逃漏租金所得,不但符合租稅公平原則,而且政府獲得租賃稅收,藉此得以稅收增加租屋補貼資源,幫助更多弱勢租屋族群;第三種是房東沒了逃漏稅的誘因,相對政府的租金補貼或是包租代管政策即可落實;第四種是租屋市場獲得明顯改善,租賃管理產業化,租屋容易且有保障,透過健全租屋市場能發揮一石四鳥的效果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社宅包租代管4.0每月媒合7千戶!年底可達成8萬戶目標2024/01/09發佈




社宅包租代管4.0每月媒合7千戶!年底可達成8萬戶目標

文/蔣巧薇



社宅「包租代管4.0」截至2023年年底,有效契約數達6.8萬戶,平均每季可媒合7,000戶的規模,內政部國土管理署表示,今(2024)年包租代管預計可達成8萬戶設定目標。



國土署指出,「包租代管4.0」主動協助房客接軌300億元租金補貼專案,由包租代管業者協助房客辦理租屋補貼,依各縣市補助金條件提供不同加碼補貼額度,減輕租屋族的負擔。



國土署也考量台灣已進入高齡化社會,針對長者提供換居專案,放寬長者可跨縣市私宅換私宅,或於同縣市依當地地方政府規定入住公宅,讓居住在老公寓的年長者,可以選更適合的居住地點,原本缺少無障礙設施的房屋,可以出租給有需要的房客。



國土管表示,政府對於加入包租代管計畫的房東,給予許多相關優惠,其中包含房屋稅、地價稅及租金所得稅等3稅減免、每屋每年1萬元修繕補助、公證費、居家安全相關保險費等3費補助,及3年免費租賃管理服務,且每月還能享有1.5萬元的免稅額,房屋稅及地價稅也都比照自住稅率。至於目前社宅包租代管已遍及台灣本島19縣市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還讓不讓人活?房租指數年增率27年新高2024/01/09發佈

根據官方的物價指數統計,2023年居住類指數為104.35,指數創下歷史新高,其中的組成包括房租、住宅維修費、家庭用品、家庭管理費等,皆同步寫下歷史新高,顯示民眾在租屋的房租、住宅的維修、家庭用品與管理費用等,負擔都是最高的時間,若加上2023年房價也創下新高,民眾在居住生活的開銷負擔也是最重的時刻。


▲2023年居住類指數為104.35,指數創下歷史新高,其中的組成包括房租、住宅維修費、家庭用品、家庭管理費等,皆同步寫下歷史新高

▲2023年居住類指數為104.35,指數創下歷史新高,其中的組成包括房租、住宅維修費、家庭用品、家庭管理費等,皆同步寫下歷史新高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這波通膨影響甚大,統計顯示居住類的物價指數連續2年的年增率都超過2%,而上一次年增率2%已經是1996年時候的事情,而居住類指數包括有房租、住宅維修費用、家庭用品費用與管理費用等,若加上去年房價也創下歷史新高,不管是租或買都有感代價更高,連維護居住品質等修繕與管理費用等,都同步創下新高,顯示民眾在「住」付出的代價跟著通膨升溫,而變得負擔更重。



統計顯示,2023年居住類指數為新高的104.35,其中年增率連續2年超過2%,其中房租指數2023為103.88,年增率達2.16%,年增率創下27年以來新高,所幸政府積極推動租金補貼,幫助部分租客減輕租金負擔,住宅維修費則受到工料雙漲影響,2023年指數為109.22,同樣寫下歷史新高,家庭用品指數104.7也是新高,家庭管理費用指數104.95,指數新高且年增達3.27%,可能與社區保全清潔管理費用增加有關。



曾敬德指出,雖然租金指數仍未出現趨緩狀況,不過政府租金補貼有效減少部分租客負擔,符合需求的民眾應該盡量使用。


▲近10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居住類變化

▲近10年消費者物價指數居住類變化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第1頁275277
共2767筆/共277頁
聯絡資訊
地址:桃園市桃園區正光二街139號
電話:03-3163000
03-3163000客服電話
傳真:03-3561013
網站QR Code
http://www.新北桃園廠房工業地租售.tw-Web-QR-Code
網站資訊
瀏覽人數:67,676
房仲登入:登入
免責聲明:House-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,僅提供會員查詢-桃園工業地,桃園工業土地,桃園工業用地-等房屋資訊參考,並不涉入任何諮詢、交易。 物件(服務)聯絡人公佈的資訊、文字、照片、圖形、產權、廣告內容、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,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,皆與House-Info房屋網站無關,所有商標、文章、名稱等版權,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