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園工業地,桃園工業土地,桃園工業用地

目前位置:
  1. 首頁
  2. 不動產知識

桃園工業地,桃園工業土地買賣,桃園工業用地出售.在桃園買一塊臨路邊可以分割的甲乙丙丁工業用地,租桃園便宜工業用地,桃園小工業地.查詢桃園工業區土地價格實價登錄行情,請找桃園工業地網站-WWW.新北桃園廠房工業地租售.TW

分享到facebook 分享到line
第1頁278280最後頁
共3074筆/共308頁
六都3月買賣移轉年增12.2% 專家:房市交易熱絡2024/04/02發佈

據六大都會區地政局公布的3月買賣移轉棟數,合計達2萬3409棟,月增58.3%,年增12.2%。專家分析,房市回歸供需基本面,民眾看屋、購屋態度轉趨積極,加上新青安房貸助攻,使房市交易熱絡。



綜觀六都3月買賣移轉棟數,台北市3042棟、月增78.1%、年增34.9%;新北市5671棟、月增55.8%、年增2.4%;桃園市3970棟、月增45.2%、年增16.9%;台中市3993棟、月增44.5%、年減1.3%;台南市2894棟、月增94.0%、年增32.7%;高雄市3839棟、月增56.9%、年增11.5%。



進一步觀察今年第1季六都整體交易量合計為6萬3226棟,年增28.3%,創2012年來次高,僅遜於2022年,顯示市場買氣火熱。



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認為,當前房市回歸供需基本面,民眾看屋、購屋態度轉趨積極,且在新青安優惠房貸助攻下,房市延續去年底熱絡買氣,交易明顯反彈回升。

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目前整體房市呈價量齊揚,主因為台股登上2萬點、新青安優惠房貸及通膨預期帶動,整體房市房價仍居高不下,預料移轉棟數年增的情況,到下半年才會趨緩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低首付建案乍看輕鬆受青睞 專家:總額未減少先甘後苦2024/04/02發佈

雙面大採光,2+1房的格局裡還附有前後陽台,這裡是距離北捷市府站步行只要7分鐘的SRC制震宅,因為鄰近松菸、大巨蛋、信義區商圈位置相當優越,而且只要49萬起即可簽約入住北市蛋黃區,吸引不少民眾前來賞屋。



地產代銷執行長黃楷鈞表示,「入主首付只要49萬,那用月付的方式,就可以讓你真正買一個信義區的核心蛋黃區。也因應小宅,所以我們有一個公設客房的設計總共有5間,讓你的親朋好友或者是你的家人,來的時候有地方可以暫住。」



賞屋民眾說道,「我覺得這個案子它好的地方就是,它的地點非常方便,建商安排的那個付款的首付成數也很低。」



一甩去年黯淡,房屋雜誌調查發現,房市最大的329檔期今年推案量來到3140.5億,年增率近6成,創下歷史新高紀錄,尤其低首付建案相當熱銷。



房產專家就表示,過去新建案在市況低迷時才會出現低首付,但去年下半年至今買氣由谷底往上攀升,低首付建案大獲青睞,加上新青安話題,都帶動整體房市。



只是目前低首付建案的優惠付款方式,是讓消費者先甘後苦,乍看之下似乎購屋更輕鬆,但實際上要付的錢卻是一毛都沒少。



住展雜誌發言人陳炳辰指出,「你今天還是使用所謂像是一些工程零付款,也就是說你在預售時間這段時間,你確實沒有去繳納多少的貸款的款項,所謂寬限期,或是說在建商貸的這個時間點之後再去做還款,那個還款的壓力都是倍增的,所以這件事情確實還會有一點點溫水煮青蛙的意味。」



陳炳辰表示,整體台灣房市目前看起來,房市走向上確實有點走高不走低,讓不少民眾有這樣的預期心理,去購置門檻比較低未來可能有獲利空間的物件,但要注意的是,從交屋那刻起,民眾除了繳給建商的款項,還得開始償還銀行房貸,若沒有做好財務規劃,將可能面臨極大負擔,因此想要買房,還是得先有足夠的資金,以避免資金不到位,深陷極大還款壓力中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擺脫低檔 6都首季移轉年增近3成2024/04/02發佈

6都地政局陸續公布3月「建物買賣移轉棟數」,台北市3042棟,月增78.1%、年增34.9%,新北市5671棟,月增55.8%、年增2.4%,桃園市3970棟,月增45.2%、年增16.9%,台中市3993棟,月增44.5%、年減1.3%,台南市2894棟,月增94.0%、年增32.7%,高雄市3839棟,月增56.9%、年增11.5%,6都交易量合計為2萬3409棟,月增58.3%、年增12.2%。



統計今年第1季6都移轉量,建物買賣移轉6萬3226棟,與去年同期相較增加1萬3936棟,增幅達到28.3%,與上季相較減少4972,減幅達到7.3%。綜觀6都數據,與去年第1季比較,台北市年增34.6%、新北市年增20.5%、桃園市年增35.1%、台中市年增22.0%、台南市年增39.2%、高雄市年增30.0%。相比上季(112年第4季)台北市季增7.9%、新北市季減15.3%、桃園市季減1.7%、台中市季減11.6%、台南市季減17.3%、高雄市季增4.3%。

 







中信房屋研展室謝欣亞指出,今年首季的買賣移轉棟數較去年首季增加3成,較上季減少7.3%,主因為首季通常會受到農曆新年假期影響,因此移轉較第4季減少為正常現象。且剛出爐的2月房貸餘額已達10兆867億元,連續2個月都突破10兆元大關,顯示自住市場買氣穩定,房地產市場已從谷底回春。



謝欣亞進一步指出,本季6大都會區裡台北市跟高雄市為季、年雙增,其他都會區均比上季衰退,台北市本季開出紅盤,爆大量的區域主要落在為松山區季增92.1%、年增108.6%,萬華區季增8.9%、年增58.2%,文山區季增163.3%、年增39.2%,高雄市鼓山區季增21.1%、年增193.4%,苓雅區季增52.2%、年增6.8%,楠梓區較上季有小幅4.5%滑落,年增98%,暴增區域皆與新案陸續完工交屋有關。



有關後續市場狀況,謝欣亞說,雖日前央行出人意外的升息半碼,但升息幅度有限,且目前力撐房市的「青貸戶」利率不受影響,因此房市交易量並不會因此出現波動,加上股市正熱,部分變現資金流向房市,因此房市上半年還是以平穩上揚的走勢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芙蓉大樓 衝高Q1土地交易額2024/04/02發佈

戴德梁行統計今年第一季土地市場交易金額,最大手筆為大同「芙蓉大樓」被八家公司聯手以131.25億元成交,衝高單季土地交易金額達637億元,創下2022年以來首次突破600億元的紀錄;專家預期,芙蓉大樓未來若推出住宅銷售,每坪房價至少230萬元,極具可塑性。



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指出,全台土地市場走過2019到2021年的三年煇煌歲月,從2022年起連二年懸崖式下跌,去年首季平均交易量更跌到300億元谷底,不過今年一開春就傳喜訊,首季土地交易金額衝上600億元大關,顯示市場對於選擇性信用管制、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衝擊,已有相當程度的理解及因應,因此購地信心攀升。



楊長達指出,今年土地市場上最大成交手筆為「芙蓉大樓」,總價達131.25億元,基本上買家主要目的就是為了要敲掉重建,因此交易類型予以歸類在土地;若把未來都更重建爭取的容積獎勵計入坪效,依每坪土地取得成本及每坪造價35萬元推估,未來「芙蓉大樓」重建案每坪售價應要230萬元。



楊長達指出,近二年建商購地買盤薄弱,主因是中央銀行控管土地融資,再加上有18個月限期開工的壓力;反觀「芙蓉大樓」由於標的物是土地加舊建物,突破土地融資受限的壓力。因此,未來購買老舊建物來進行都更,是建商可減輕自有資金壓力的最佳土地開發方式。



另外,在商用不動產市場方面,戴德梁行估價及顧問服務部協理李易璇表示,第一季全台成交金額212億元、年增51.5%,其中最大手筆為南山人壽出售位於北市內湖區的利豐大樓、南山瑞光大樓等兩棟廠辦予台達電,交易金額47.9億元;第二名為國產建材以16.4億元出售台南國賓影城商場;第三名為台新人壽以14.5億元買下台南永康區的廠辦大樓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信義區商辦 掀減碳升級戰火2024/04/02發佈

為迎戰綠色商辦競爭,台北市信義區頂級商辦大樓房東紛紛啟動減碳升級計畫。繼「台北101」、「國貿大樓」於去年取得LEED及WELL雙認證後,仲量聯行也簽下「華新麗華總部大樓」的綠色顧問合約,目標在今年底之前,取得LEED黃金級認證。



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侯文信表示,隨永續意識抬頭及ESG愈來愈受重視,綠建築和能提供綠電的大樓需求殷切,驅使房東開始思考如何提升其資產的綠色價值及競爭力。



仲量聯行針對北市信義區辦公市場進行綠色租賃的相關調查,結果發現信義區目前有超過65%的A辦樓地板面積擁有綠建築認證,其中台北101、國貿大樓等6棟商辦,都於去年取得LEED、WELL的雙認證。



仲量聯行表示,仲量聯行最近已與華新麗華簽下長達四年的綠色顧問合約,提供客戶包括對整棟樓的地點評估、平面配置了解、MEP系統的計算確認服務,目標在今年底前完成整棟大樓的LEED O+M黃金級認證,並預計在2027年進一步挑戰LEED O+M白金級認證。



侯文信表示,綠建築不只是企業在進行綠色投資貸款時的重要條件,更有助提升租金,在亞太地區,綠色租金溢價的現象,已可見於各大主要城市如台北、香港、上海、新加玻。據仲量聯行統計,台北的綠色租金溢價可達10%到15%,顯示提升綠色競爭力已是房東們為其資產增值的不二法門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交屋+交易都旺 首季六都移轉年增28%2024/04/02發佈

通膨預期、台股兩萬點與新青安政策帶動,3月六都買賣移轉棟數為2.3萬棟,年增12%,且第一季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6.3萬棟,年增28%。

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前兩月移轉都延續去年下半年以來年增走勢,整體房市呈現價量齊揚表現,主要還是台股創下兩萬點新高,加上新青安與通膨預期帶動,一方面市場交易暢旺,另一方面過去3個月的第一次登記高達4.3萬棟,明顯高於前一個年度同期的3.1萬棟,交屋潮也帶動移轉棟數增加,整體房市房價仍居高不下,預料移轉棟數年增表現到下半年才會趨緩。



統計顯示,今年3月六都的建物買賣移轉棟數2.3萬棟,年增12%,成長幅度最大的是台北市的年增35%,台北市3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3042棟,第一季移轉棟數北市7641棟,年增35%,新北市3月5671棟,年增2%,第一季15092棟,年增21%,桃園市同樣3月3970棟年增17%,第一季11063棟,年增35%,北台灣第一季房市維持年增表現。



台中市3月維持高檔的3993棟,但較去年同期略減1%,第一季12130棟年增22%,南台灣的台南市3月買賣移轉棟數2894棟,年增33%,第一季6865棟年增39%,成長幅度最高,高雄則是3月建物買賣移轉棟數3839棟,年增12%,第一季10435棟年增3成。



永慶房屋研展中心副理陳金萍說,國內景氣穩定,出口回溫、消費與民間投資轉強,台股創下歷史新高等,推升民眾購屋信心,搭配新青安優惠貸款續行,促動首購族群進場更為積極,此外,在通膨預期下,自住、長期置產成市場主力,即使央行無預警升息半碼,但購屋負擔增加幅度不明顯,對於房市衝擊有限,預期這波相對熱絡的買氣可望延續至第二季,上半年房市交易量年增二成以上仍可期待。



去年上半年房市仍受平均地權條例修法、央行連續升息等政經干擾,買氣處於相對低檔,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,今年利空因素漸趨淡化,且3月下旬央行升息半碼的效應尚待發酵,使今年整體的買氣表現,優於去年同期。



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分析,首季利多滿滿,除延續政府釋出「新青安」等利多刺激,大選後房市前景明朗,股市表現強勁等因素,各都買氣皆大增。



展望後市,中信房屋研展室謝欣亞說,雖日前央行出人意外的升息半碼,但升息幅度有限,且目前力撐房市的「青貸戶」利率不受影響,因此房市交易量並不會因此出現波動,加上股市正熱,部分變現資金流向房市,因此房市上半年還是以平穩上揚的走勢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剛性買盤進場!每3戶房貸就有1戶新青安2024/04/02發佈

由於新青安政策房貸相當優惠,包括最高可貸1千萬元、寬限期最多5年與最高40年期的房貸期限,加上補貼後利率僅剩下1.775%,因此相當受到首購族的喜愛,統計2023年第4季新青安的撥貸戶數約1.8萬件,對比聯徵中心2023年第4季房貸樣本數5.4萬件來看,平均每3件房貸就有一戶是新青安。


▲新青安正夯 每3戶房貸就有1戶新青安

▲新青安正夯 每3戶房貸就有1戶新青安

信義房屋不動產企研室專案經理曾敬德表示,央行3月下旬升息半碼,但為了照顧年輕人,政府再度補貼升息的半碼幅度,更讓新青安房貸與一般房貸的利差拉大,更顯得新青安政策優惠,加上最多5年寬限期與40年期的房貸,更可降低短期內的利息支出,從統計核貸資料可發現,從2023年9月開始核貸的數量與放款金額就開始增溫,顯見新青安有穩定市場信心的效果。



統計顯示,從2023年9月新青安的撥貸數量就達4768戶,撥貸金額約340億元,隨後維持一路成長態勢,高峰落在2024年1月份的6861戶,撥貸金額高達503億元,累計新青安房貸統計數字,上路7個月,2月底已有36,388戶使用新青安優惠房貸,撥貸金額達2640億元,平均每戶撥貸約725.6萬元。



曾敬德指出,新青安是現在還能夠申請2%以下的房貸方案,有購屋意願的首購族應該優先使用,相對民銀房貸一族並無法享受到政府補貼的優惠,不過須留意利率補貼有期限,並非房貸期間都適用,不過若擔憂到期後利率問題,到時候也可以將寬限期、房貸利率等條件納入考量,試算轉貸後符不符合自身財務需求。


▲新青安每月撥貸戶數與金額

▲新青安每月撥貸戶數與金額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高單價、低首付 買預售屋留意5重點2024/04/02發佈
今年329檔期開跑,新建案推案量自去年疲軟市況走出低谷,開價依舊高高掛。不過,隨著打炒房政策、房價上漲等情形,預售屋在產品設計、付款方式等面向,都愈加瞄準首購市場,購屋小白得睜大眼睛多留意。綜合歸納專家建議,購屋族須留意5大重點:



重點1》小坪數產品當道



近年房價上揚,業者紛紛採取切割坪數、壓低總價的做法,因此催生出席捲全台的小宅熱潮。



591房屋交易網新聞公關組組長林哲緯分析,今年329檔期進場的個案中,雙北市地區仍是小坪數產品當道,例如台北市規畫30坪以下的個案,就占整體推案量的30%以上。



此外,中南部隨著房價上漲及家庭結構改變等因素,也開始邁向小宅化的跡象,尤其以寸土寸金的蛋黃區更加明顯。



重點2》新案開價上漲



建商將土地、原物料、工資的成本上漲,反映於售價當中,新推案目前較難出現降價空間。591新建案平台市調顯示,除新竹推案重心轉往外圍的湖口、新埔等地,價格自然低蛋黃區一截外,其餘6大都會區都較2023年同期平均開價約上調1%~5%。



另外,業者在總價控制下,使得新案每坪價格居高不下,《住展》雜誌發言人陳炳辰分析,台北市2,000萬元、新北市1,500萬元、其餘五都1,000萬元,為一般購屋民眾的可負擔總價上緣,但建商考量成本,因此不斷縮小坪數,促使單價走揚。



重點3》交屋期拉長



過往預售屋交屋期約在2年~3年,但因疫情造成的缺工、缺料等影響,使得交屋期普遍延長到4年~5年,甚至有少數個案交屋期長達8年之久。即使疫後工料雙缺問題獲得紓解,交屋期卻未因此縮短。



樂居研究部主管謝銘元指出,業者拉長交屋期可減少自身工期的不確定性,對購屋族來說則可拉長自備款還款期限,過去分為2年~3年按期繳納,如今則可拉到4年~5年繳納。不過購屋族也須承擔工期拉長的可能風險,如爛尾樓事件等。



重點4》限制預售屋換約轉售



《平均地權條例》於2023年7月起限制預售屋換約的轉售行為,僅能讓與或轉售給配偶、直系或二親等內旁系血親,或是符合6項特殊情形,並且要經直轄市、縣市主管機關核准者才能轉售。因此,購屋族簽約購買預售屋後,必須完成履約交屋,否則最高會被建商沒收總價15%的違約金。



重點5》低門檻購屋方案增加



為吸引買氣,建商紛紛主打低門檻購屋方案,讓首購族無須準備大筆自備款,就可一圓購屋夢想。低門檻購屋方案與一般購屋方案的區別,主要在於銀行貸款與交屋款加總75%以外的25%自備款,在訂金、簽約金、開工款、工程期款、使照與對保等階段,皆有不同比率的付款模式。



以下分別針對3種低門檻購屋方案做說明:



1.低自備:通常主打10%自備款,另外10%~15%則是以公司貸或信貸補足。林哲緯指出,公司貸係由建商提供分期貸款,利率一般高於房貸,現階段平均下來多在3%~4%之間;信貸則依各家銀行所設條件而有不同,但普遍與公司貸差不多,甚至更高。即使將公司貸的還款期拉長,雖然月還款金額較低,但若交屋後還得同時償還公司貸及銀行房貸,每月支出將大幅提升。



此外,還有建案主打「無息公司貸」,購屋族務必留意利息成本是否「灌進」房價中。建議民眾在購買此類建案時,一定要觀察房價是否高於周邊他案。



2.低首付:低首付是在簽約當下壓低首付金額,但剩餘金額仍須在交屋前繳清。舉例來說,建案主打低首付50萬元起,而總計20%自備款的剩餘款項,則須於工程期內分期付款,分為每月攤還,或依工程期攤還,總之交屋時還是得付完約20%的自備款。



3.工程零付款:工程零付款是在訂簽開階段先繳10%、工程期款時無須繳款,剩餘15%則是在使照取得與對保時才繳款。陳炳辰說明,每家建商對工程期的定義有所不同,因此付款方式會依合約簽訂內容而定,但同樣屬於分階段付款。



總體來說,低門檻購屋方案屬於先甘後苦的買房方式,是透過較長的工程期來準備不足的自備款。陳炳辰也提醒,民眾如欲購買預售屋,務必算好現金流,建議月還款金額抓在家庭收入的1/3以內,並須留有一定現金,以備不時之需。小資族一定得量力而為,切勿衝動購屋,以免繳不出款項慘遭斷頭,屆時恐將賠了夫人又折兵!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

 
30~50萬工程零付款,就是在賭!顏炳立:現在是預售屋的武林「但把LV賣成愛馬仕就誇張了」2024/04/02發佈

戴德梁行週一(4/1)舉辦2024年Q2房市趨勢記者會,戴德梁行總經理顏炳立觀察到,第1季預售屋市場熱銷,最主要原因是資金非常多,尤其ETF兩周就可募集到近2千億,代表民間游資非常多。



「預售市場用小宅熱炒到雞犬升天到雞飛狗跳,一整年都會這樣。」他提醒,以通膨、缺工、缺料、資金多等題材,合理化推升房價與市場買氣,小白恐被割韭菜。



另外他指出,台灣是「台積電的武林」,「從桃園、苗栗、新竹、台中、嘉義、台南、高雄,台灣是遍布台積電的島,替每個地方帶來1萬至1.5萬工作機會,當高科技人賺到錢,就會去買房;低總價1千多萬買個2~3戶就可以收租,雖然投報率不高,但年輕人就很爽,因為可以當房東。」



顏炳立表示,ETF兩周就可募集到近2千億的概念,是第一季所有土地加上商業不動產的總合還不及,民間游資非常多,「不只是小白買ETF,還有父母投入,藏富於民,因為銀行定存只有1.5%。」



他指出,選後題材開始發動,加上政府調漲電價,當年輕人看到物價上漲、通膨等預期心理,覺得再不買房就買不下手,帶動房價一直漲。



身為空頭總司令的他,一直看空房市,他無奈道,最近有人告訴他,「聽我的觀念大概就買不到房子。」



預售屋熱賣 但沒有雞犬升天



顏炳立指出,預售屋今年熱賣,而且價漲,連在鶯歌的預售屋一坪都能賣60幾萬,「它是蛋殼賣到蛋白單價。」20幾坪、1000萬總價的產品是目前主流。



「熱銷都是預售,因為低首付、降低門檻價賣得好,這是用總價掩蓋單價。」然而,如果是高單價產品、地點不對還是賣不掉,他強調:「市場並沒有雞犬升天。」



他說明,什麼是雞犬升天?當任何產品丟出來都會熱銷才是。



目前是「預售市場的武林」,尤其建商以30~50萬工程零付款吸引年輕人,就是在「賭」,買方賭你4年完工時,房價已經漲100~200萬;建商需要購屋名單就可以去貸款,低總價讓雙方都賺到錢。



「如果市場好得不得了,不用低首付來操作市場;建商因為需要金流,大多用這個方式。」



他提醒,預售屋市場將雞跳的市場炒到鳥飛,「將LV賣到HERMES就有點誇張了。」



台積電是實彈 人潮帶來金流



台積電在台灣各地設廠,帶來的資金效益,顏炳立認為,只有台積電是實彈,也是被市場認同的,「當一個地區有產業進去,是漲得實在的;台灣是科技島,台積電去的地方都發了,都雞犬升天。」



「設廠會帶來人潮及協力廠商,年輕人進去就帶來消費,生活機能完備起來。那一家公司有在全台設廠、供應鏈會進來,物流也會來,帶來所有土地上揚?」因此,台灣是「台積電的武林」。



土地市場突破600億 購地信心恢復



土地市場方面,今年第一季交易量為637億,是2022年度以來首次單季突破600億大關,一掃連續2年的低量陰霾,購地信心已恢復。



戴德梁行不動產估價師事務所所長楊長達表示,第一季交易仍維持住商土地與工業土地8比2的格局,反映出開發商與製造業對於土地的穩定需求,在地價整體表現方面則仍處於平盤抗跌階段。



他表示,第一季10大土地交易中,工業土地占3筆,分別位於彰濱工業區、內科舊宗段及龜山工業區,都是自用買盤,交易價格也都符合當地交易行情,並未有創價表現。



日前芙蓉大樓以131.25億元成交,表面看來是辦公大樓交易,但綜觀其建坪價合理性,此交易應為都市更新獎勵因素的土地交易。



若將都更容獎計入土地坪效,依該土地交易金額推估未來推案房價大約落在230萬/一坪左右,以該土地所處的鑽石級地段及廣達860坪之產品可塑性,房價符合市場行情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一支穿雲箭 房市多頭來相見!專家讚:桃園今年會很不錯2024/04/02發佈

六都公布今年3月的買賣移轉棟數,3月合計共23409棟,月增58.3%、年增12.2%,累計Q1共63226棟也比去年同期增加28.3%。對此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認為,今年Q1房市一如預期成交量「井噴」,可謂是一支穿雲箭、多頭來相見。



何世昌在臉書粉專「何世昌的房產知識Buffet+」發文,點名從3月份六都買賣移轉棟數統計來看,台南今年Q1成交量創下縣市合併升格以來新高,從2022年下半年到現在,台南房市已進入盤整期大約一年多,接下來若能順利脫離盤整期,價格可能再往上墊高。



何世昌指出,預期桃園今年市況會很不錯,主要是雙北、新竹房價都高於桃園,當地成為房價凹陷區,相對低價是最大優勢,在便宜房價治百病的前提下,年輕人買房不妨參考桃園。



不過他提醒,桃園房價持續上漲之下,70坪以上大坪數市場已露出疲態,尤其是中正藝文特區的中古大宅銷售期長、成交單價不高,反觀預售屋市場的大坪數產品稍好,但買氣同樣比小宅差。



有關台北方面,何世昌認為3月房市屬於「小宅橫著走」的市場,加上受到通膨刺激影響,置產族的需求較其他縣市高。他認為,六都3月的房市表現,可以用「一支穿雲箭、多頭來相見」來形容。







【資料來源:YAHOO!奇摩 房地產新聞】







 

第1頁278280最後頁
共3074筆/共308頁
聯絡資訊
地址:桃園市桃園區正光二街139號
電話:03-3163000
03-3163000客服電話
傳真:03-3561013
網站QR Code
http://www.新北桃園廠房工業地租售.tw-Web-QR-Code
網站資訊
瀏覽人數:78,753
房仲登入:登入
免責聲明:House-Info房屋網平台系統為租用式開放房屋買賣網站建置平台,僅提供會員查詢-桃園工業地,桃園工業土地,桃園工業用地-等房屋資訊參考,並不涉入任何諮詢、交易。 物件(服務)聯絡人公佈的資訊、文字、照片、圖形、產權、廣告內容、或其他資料若有不實或違法情事,或與客戶聯絡交易過程中若衍生民事或刑事等法律問題,皆與House-Info房屋網站無關,所有商標、文章、名稱等版權,皆歸屬原著作者所有!